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高淳砖墙镇:“打罗汉”承载烟火气 “老非遗”焕发新活力|世界新视野

时间:2023-03-21 17:48:54来源 : 新华报业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春暖花开季,万物复苏忙。近日,砖墙镇隆兴村村民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“打罗汉”传承人,70岁的王身德和他带领的“打罗汉”队伍格外忙碌。3月18日,刚在茅城戏楼参加完2023年高淳区文化惠民活动暨“唱响古戏台”文化惠民综合体揭牌仪式,又接到了26日在区商业广场的表演邀请……传承、发扬,在一次次承载烟火气的排练、表演中,砖墙镇洪户“打罗汉”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“打罗汉”又称“叠罗汉”,始兴于宋,后盛于明清,由“打斗”和“堆叠”两部分组成,重头戏在于“堆罗汉”“箍炸盆”“荷花瓣”和“装马”武舞造型表演,一招一式都是真刀真枪的真功夫,为连贯节目、增加谐趣,表演过程中以“嘻口罗汉”穿场嬉戏。“我从六七岁就跟爷爷他们学习打罗汉,一开始是以套路为主,后来加了两人的对打,再接着是刀枪棍棒等各种器械。当然最重要的叠罗汉是最难学的,我现在能叠五个人在台上走。”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小林介绍道。

与此同时,在洪户村民活动中心,30余名队员或击打着锣鼓,或演练着棍棒,或耍弄着刀枪,或独自拉伸。其中,44岁的王封君一边演练着棍棒,一边看顾着7岁的儿子——第一次上台的王梓晟。18日的揭牌仪式上,小朋友俏皮的演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,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,学习之余,王梓晟跟着爸爸风雨无阻参加队伍的每次演练。“其实是有点累的,但是看到台下大家一个劲地鼓掌,我就有使不完的力气。”王梓晟兴奋地说道。

据了解,砖墙镇洪户“打罗汉”目前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,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,队员35人,业余学习者200余人。“接下来,我们要努力传承非遗文化,讲好非遗故事,让非遗的烟火气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。”砖墙镇宣传、统战委员芮琴说。

通讯员:李蕙兰、俞梦雪、刘列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